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中国医师节I致敬医者;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薛应中

2024-08-19 来源:互联网

医师,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在漫漫从医路上,付出诸多辛苦,只是为驱散千般病痛。医师,执着于精湛医术,是为了救死扶伤、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医师,为了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2024年第7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一位在中医领域深耕细作、默默奉献的陕西名老中医薛应中。感受他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运用古老的中医智慧解决现代健康问题,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一、悲秋情绪抑郁症高发

秋天好比一天中的傍晚,是转折的时期。傍晚或入秋后,特别是阴雨连绵时,寒则收引,寒则伤阳,都会导致阳气升发无力,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

悲秋是情感上的抑郁,忧郁症是人病理上的抑郁。有一些年青人由父母陪同找到老中医薛应中,主诉闷闷不乐、兴趣减退,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食欲差,总是有无价值之感,反应迟钝。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家长非常着急心疼。

其中有一个很严重,说内心感到彻骨的寒冷、快乐感完全丧失、满心都是求死的欲望,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一样。家长在家守着一步也不敢离开,晚上孩子不睡家长也不睡。家里所有人都不能正常生活,晚上常常睡不着,凌晨三四点就醒来,家长说;“孩子搞得我也抑郁了”。

上一年这个孩子还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看过,医生说了几句,就建议就院治疗,还有些怨言,“我给你说的,比一个心理医生说的都多了,怎么就不听话呢”。孩子母亲说,除了“你的病很重”、以及一味地催促住院之外,实际上也没听明白医生到底说明白了什么。

二、认清抑郁的本质;非医学问题,与社会心理多因素有关

抑郁从某种角度说是认知上出了问题,和其它疾病不太一样,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说白了,这不是医学问题,青少年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本能地、老练地与环境谐调,导致身心失衡。

薛老认同家长的作法,没有选择住院是明智的。抑郁症并没有明确、可量化的病理诊断,那些先进的核磁共振之类,都不能作为诊断或者排除的依据。再说百忧解之类,一旦停药,往往心理上容易麻痹放任,很可能再次回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中去,一旦压力逐渐积累,再遇上重大事件打击,往往可能再次复发。

而且据相关报道,因为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看不到回报,现在大部分大脑神经疾病药物临床试验都停下来了。医药行业是一个晴雨表,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是有限的,人的发展终是有限度的。

薛老提醒家长,住院的环境会更加暗示孩子,“我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这种心理暗示,会把情况弄得更糟糕。

三、治愈“思障”病例,揭示抑郁与认知执着的关系

薛老见过最严重一例,是患者产生思维缠绕,一个念头定住反复思量,无法止息,越挣扎,陷得越深,终于导致惊恐发作,外人视之如常,但在他眼中,外界已是颠狂可怖的人世,过度的紧张与恐惧,导致患者夸大胸闷、呼吸困难等主观症状,家人不得已带他做检查,心脏指标一切如常;医生又怀疑他是精神分裂,反复折腾许久,发现也是子虚乌有。

那是二十多年前,还没有互联网,图书馆里抑郁症资料和书都很少。但薛老已经意识到,实际上,这也是抑郁的另一种反应:“思”之郁导致心神失常。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就会导致肝脾气机郁结,从心理角度看,“认知执着”是另一种“思则气结”状态。《类经·情志九气》曰:“思之无已,则系念不解,神留不散,故气结也。”张景岳所讲的“思”,也正是这种认知循环闭锁的状态。思虑过度则伤“神”,神伤则生恐惧。

这个病例更真切地意识到,思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因,这种病因主要是“思障”。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认知障碍,人类的问题是反复思考,思绪狂乱而不得止息,那不仅是抑郁,更是要疯的。

思维长期凝集于一个焦点,思想不能转移到其他问题,俗称“钻牛角尖”,这种认知执着是非常要命的。那些貌似心脏病发作的表现,则是因为失望、沮丧、绝望等负性情绪进一步恶化,对治疗信心不足,所以胸闷、呼吸困难的主观感受加重。

薛老采用针药结合方法,理气解郁,宁心安神,患者起初不配合,无兴趣,不抱希望,但随着身心症状的有效改善,抑郁、恐慌程度日减,他终于看到了希望。多年以后再见到他,已经是一个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思维敏捷、谈吐轻松自在的中年人了。

四、中医对抑郁症常见证型与脉象特征

中医学以前并无抑郁症的病名,与其相类似的描述,散见于“郁证”、“脏躁”、“百合病”、“癫证”等篇章中。郁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发生多因七情所伤。中医文献中以郁、忧、悲、愁、哭等描述字样的内容予以收录,病位多涉及肝、心、脾、肺、肾五脏。

明代《医学正传》首用“郁证”一名。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证、肝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痰气郁结证;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中,薛老发现抑郁症患者最常见沉细脉和弦滑脉,阳气郁滞,气血内困,不得宣通,故而脉见沉细。

五、 调畅气机是治疗郁症的关键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谈到“气”这个本源的话题,因为调畅气机作为治疗郁症的关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把握治疗抑郁症的本质所在。

很多年轻人在薛老看来,问题很简单,就是气不够了,能量不够了。在跟外部世界交流的时候,有些跟不上,还有些消化不了,外部世界的复杂程度他适应不了,很多事情都变成了阻碍。在这种状态之下,形、气、神或者说身、心、意都处于被压制、全面退守的状态。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智力水平一般、又很上心苦读书的孩子,常有脊柱侧弯的问题,心血不足,血压也低。

《素问·本神》提出:“心气虚则悲”;《灵枢·天年》云:“血气懈惰,故好卧。”《诸病源候论》也有“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的论述。《景岳全书》也说:“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因此,阳气亏虚是根本性的病机。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藏,阳脉营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若阳气不足,或郁而不行,则神失温养振奋,见精神抑郁不乐,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或见思维迟钝,思考问题困难;或见身形倦怠,不爱活动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情绪低落,脉弦细,有阳虚寒湿之表现,同时心失所养,脑神失聪,致自卑、自罪、自责、恐惧、焦虑情绪充斥,脾失健运,血行不畅,但没有实质性的严重病机,这样的病例很常见,说白了,这不是医学问题,青少年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本能地、老练地与环境谐调,导致身心失衡。所以只要调养一下就好。

薛老曾经救治过一个在高中时期心理绝望几乎陷入绝境的女学生,她后来考上了公务员,进入卫生系统工作。她想把薛大夫当年对她说的话,告诉每一个现在面临抑郁症的同学,“你只是正气不足了,而不是神经出现问题了,只要你补足能量,就会好起来的。你遇到的问题,是成长与环境之间的必然冲突,如果你正气充盈,就会很快克服与战胜它,这不是抑郁症,甚至可以说,与疾病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

六、从脏腑到肺阴虚到抑郁症的演变

提到“郁”,医生就容易想到“肝郁气滞”,其实不能孤立地看待抑郁症病位在某个脏腑,因各脏腑间是相互依存的。一脏一腑之疾,往往牵连与其相属、相克、相生或部位相近的诸多脏腑。

比如说林黛玉这种性格特征,最易出现肝郁气滞证。但她的病根在肺。肺脏通过主气、司呼吸而统领一身之气,又通过宣发肃降、使人体之气得以升降出入,使气血津液宣通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全身气血再通过经脉汇聚于肺,故谓“肺朝百脉”。

林黛玉思虑过度,多愁善感,情绪不宁,情志不遂,肺之阴血已然不足,渐成心肺阴虚之证, 正是因虚而郁。时间久了,就表现为精神抑郁、多疑易惊、沉默寡言、悲忧善哭、失眠等症。在中医看来,就不是肺病或肝病的问题了。

七、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的差别 ,及中医疗法的优势与实践

从中医的角度看,抑郁症是气血双虚和情志不畅相叠加造成的。所以说,抑郁确实值得全社会重视,但也不宜过度放大。

西医主要采取抑制剂,据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会产生较大影响。最突出症状即为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心血管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出现各种心电图改变;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精神变得萎靡不振等。

其实中医主要采用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其优势是从根本上缓解抑郁情绪,见效快、副作用小,薛老认为以后在临床上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比如《金匮要略》中的“百合地黄汤”,就有润肺益智、清心安神、安和五脏、抗抑郁的作用,不少中医院都做为实验,证实如果进行辩证化裁,疗效可谓确切。

医生要耐心与患者交流,像谝闲传一样,东一句西一句看似无心地说话,了解患者的家庭、工作、学习等情况,看是否有意想不到的、可导致负面情绪的不良因素存在。一旦对病机诊断明了,宜以一治法统帅全局,以一主方贯穿始终,然后随症应变,直至患者逐渐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八、现代社会如何预防抑郁症

当一个人气血能量很低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就会很差,他的内心状态、意识状态也会很低。而一个家庭和谐、很积极、很正面、很有精气神的年青人,哪怕身处于暂时的贫穷与不顺之中,也是不容易产生自卑感或其他心理问题的。

健康的胃不会厌倦食物,每天吃都不烦。健康的肺不会厌倦呼吸,不会觉得呼吸是浪费时间。阳气温煦、正气充盈的人体,不会厌倦日复一日的平常人类活动,哪怕是这活动有些劳累、或者过于琐碎平凡。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年轻人要提高心性修养,增加其应对工作、学习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养心安神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是青年人预防抑郁症的关键。抑郁就象乌云,我们只要心里知道,那只是乌云而已。阴晴圆缺是人世的常态,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就如同是春暖花开,自然界莺飞草长,大地上的能量升发起来,各种树木枝繁叶茂,就把一冬的寒气驱走了。

一位从患者到医者的心路历程和深刻感悟

下文出自一位因病获薛应中先生救治、继而与中医结缘,最终走上医学之路的患者。她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进入卫生系统工作,像薛应中大夫一样,践行着救死扶伤、服务患者的初心与信念;在下文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昔日的患者,今日的医务工作者,因为这段特殊的心路历程,她的认识与感悟,也更为独到、珍贵而深刻:

张誉夕的中医学习心得

昔日的小患者张誉夕近照。现在她已考取公务员,进入了卫生系统工作。

今天是2020年10月10日,是一个平淡但不平常的日期,像以往一样,来到单位正常上班,今天的任务是外出宣传,主题是“世界精神病日”,恍惚间,仿佛看到了13年前的这一天。

那天一大早,我跟随父亲来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排队加挂号,总共用了有4个小时,等该我看病的时候,已经是午饭后了,清晰的记得那天中午,太阳有些刺眼,而我依然是吃了一口饭就饱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已经有三个多月了,父亲实在是没有办法,几经劝说,我最终同意来这里检查,挂的是神经科。

检查的过程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大概记得是给头上戴了一个类似于帽子的东西,上面全是电线,做完这个检查项目又做了一个类似于问卷调查的东西,直到下午,检查结果出来了,确诊是“抑郁症”,医生当时跟父亲说抑郁症还是挺严重的,孩子随时有可能从学校窗户跳下去,那时候,我内心的压抑和烦躁,让我很想逃离那个空间,但是无能为力,最后医生给我开了很多药,几乎都是抑制精神类的药物。

回到家,我依然是把自己关进房间里,躺在床上,又开始莫名的流眼泪,没有任何食欲,父亲过来跟我说,不要紧,吃了药就会好起来的,那时候我对抑郁症不是很了解,也不懂这个病症随时都会摧毁我内心最后一道防护。

一周后,因为同学间的一个玩笑,我选择了最过激的方式来伤害自己,吞服了大量的西药,那个时候是无法面对同学之间的玩笑,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差,不想与外界任何人接触,更不愿意去和他人交流,有时候别人对我过于热情,内心都会有很强的防备,也没有任何食欲,那一段时间,总是无缘由地流眼泪,不敢跟外界的任何人有过多的接触,一个人躲在房间,好像才有安全感。这样的状态,一直没有跟家里人说,生怕家人不懂也不明白,那时候心理压力也很大。

从医院开回来的药,晚上父亲就让我吃了,但到凌晨还是睡不着,眼睛一直睁着,仿佛抑制精神类的药对我没有一点用,而且越来越烦躁。第二天,我内心已经临近崩溃,几经周折,父亲决定带我去看中医试一试,那时候听说西安有个老中医,看疑难杂症效果挺好,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中医大夫,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的转运人。

这位老中医,我叫他薛爷爷,他让我坐他跟前,开始给我把脉,大概3分钟左右,就跟父亲说,医院靠仪器检查就定为抑郁症是错误的,孩子是长期学习紧张,脾胃吸收功能差,供血不足,体质虚弱,加上不按时休息,久而久之,导致体质虚弱出现的状况,坚持吃些中药会好的。薛爷爷让我心里不要有紧张恐惧情绪。完了给我开了7副中药,说你先回去吃着,很快就能好起来。

当时我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因为那时候并不了解中医的神奇,薛爷爷还叮嘱我不要再吃西药,因为有很大的副作用。随后我就跟父亲回到家,开始服用中药。

吃了大约5天左右,我开始有食欲了,想吃一点东西了,父亲眼看我有所改善,放心多了,那时我内心也已没有什么抵触心理了,可能这就是一种缘分吧,后来又去找薛爷爷,继续吃中药,大概又吃了1个月左右,我的心情也有所改变,已经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也不再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就这样,我坚持吃了3个月的中药,3个月后的我,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记忆力比原来更好,饮食和睡眠都变得正常了,整个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

从这个时候,我对中医开始有了兴趣,这一年,我上高三。也是因为吃中药调理,我的记忆力也恢复了正常,能够如常的上课和学习,生活也变得正常了。

我一边上学,一边用中药调理身体,在高考结束后,我毅然决然选择了报考中医药大学。家里人都很支持,在读大学的5年,我有幸一边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跟随薛爷爷进行中医实践,这些年,他的耐心一直让我感动,因为中医最重要的就是辩证论治,对于疾病的认知需要很扎实的理论功底,薛爷爷就很耐心的指导我,在碰见特殊疾病需要去辩证的时候,薛爷爷一直都是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并且经常会跟我讲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防治。

因为我当初体质不太好,每年初夏,都会一直发低烧,在薛爷爷这里开上两周的药,吃下就药到病除了,从那之后,每年春季,薛爷爷就告诉我要以防为主,会给我开些防治骨蒸的药方,薛爷爷的用心良苦,也是我一直坚持学习中医的强大动力。

现在我已经工作,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也一直坚持从事中医工作,我想这一生,我都会一直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并且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尽量用更宽阔一点的视角,去认识人类和疾病的问题。

现代医学一再降低疾病门槛,将疾病表征当成疾病本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诊断标准一再放宽,甚至肿瘤病理诊断标准也不断放宽,医学进步反而使得健康人越来越少。甚至正常的精神应激反应与状态,也变成了疾病,抑郁症、多动症、行为异常、肥胖、睡眠障碍、脱发等,都成了重要的医学和疾病特征。而薛爷爷用他的医学实践,无言地告诉我们:你没有病,别紧张,一切都会好的。

现代医学将超出“正常”生物参数范围的情况定为疾病,是到了应当适度反思的时候了。

在这次疫情中,人们可能遭遇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诊断;再比如说,疾病可以导致心脏增大超出正常范围,但运动员的心脏常常超过正常大小并伴有心动过缓却不是病态;还有更普遍的,很多人血糖或血压在“不正常”范围,但机体功能却很正常。

所以薛爷爷当时告诉我,他就不认同“精神抑郁”这种疾病,这个很表面的字眼:“抑郁”,很能蒙蔽人。

世上就没有这种病?我当时以为,这是医生宽慰患者的精神疗法。从医后的我才明白,很多疾病的界定,的确对患者有害无益。

我也是学医以后才知道,西医治抑郁,用药如5-羟色胺等,副作用主要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意识不清、昏睡、兴奋、紧张、不能放松、发脾气、烦躁不安、闹心、心烦、不能静坐、伤人等精神症状;心慌、出汗、寒战,体温最高,严重的可达到40°C以上,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还有震颤、肢体抖动、肢体肌肉强直、牙关紧闭等症状。

我很庆幸,自己当年还是个孩子,没有滥用药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说负作用,这些药的深层原理,我现在也大致明了,实际上是通过麻醉神经来消除症状,但麻醉药效一过,病情依旧甚至更加严重,因为身体已经受损了。

有人开玩笑说,预约医生,来早了,就是焦虑症,准点来,是冷漠症,来晚了,那肯定是拖延症。总之,你是不可能做为一个正常人离开医院的,全是病。

我如果能遇到中学时代的自己,我一定会微笑地告诉当时那个几乎陷入绝境的女孩:“你只是正气不足了,而不是神经出现问题了,只要你补足能量,就会好起来的。你遇到的问题,是成长与环境之间的必然冲突,如果你正气充盈,就会很快克服与战胜它,这不是抑郁症,甚至可以说,与疾病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般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神经病”、“抑郁症”这样的字眼,足以将一个高中女生的一生彻底击毁。等到成年后才明白,那就是几个字眼而已。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我知道当时的一个案例,情况和我差不多,但是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和一家人如临大敌,想尽方法救治,最后据说不再“抑郁”了,但看其精神状态,可能又得用“痴呆症”来命名了。相比之下,我可以说是幸运得多了。

现代医学必须要走出自然的数学化趋势与统计学崇拜。在大数据时代里,我们要重建自然与健康的关系。统计学意义不能等同于临床意义,医生的专业是医学,一门博大的学问,医生的专业不是统计学,只会看检查报告对比指标的,不会是合格的医生。对样本量过于关注、对辩证关系过于漠视和无知的,也不会是一位好的医生。

另外的感悟就是,现代人对于中医是存在许多误解的,中医在身心疾病的治疗中,其实也是大有可为。从医后才知道薛大夫的可贵,在很多知名医院,有很多种疾病,可能多次复发,这样的疗效竟然可以叫治愈。还要终身服药,这也能理直气壮地叫治愈。这样的治愈的标准与薛大夫这样的民间中医相比,令人感叹。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在我眼里,薛应中爷爷是中医的摆渡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把身心偏离正常轨道的人,渡到正常的彼岸去;把我这样普通的人,也牵引到了“自渡渡人”更宽广的大路上。

04-29 可拆卸床垫品牌栖作如何应对消费新浪潮?
可拆卸床垫品牌栖作如何应对消费新浪潮?
2023年被普遍标记为一个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份,从日常消费品的9. [详细]
05-16 阿布扎比ACT现已开始营业
阿布扎比ACT现已开始营业
阿布扎比Arabian Chemical Terminals LLC(ACTAD)自豪地宣布,该公司 [详细]
01-08 阅读量破“5000万+”!女大学生李捷文章为什么走红网络?
阅读量破“5000万+”!女大学生李捷文章为什么走红网络?
  2024年12月19日,自媒体《欣闻故事》公众号推出《女大学生李 [详细]
05-23 OneStream Splash Empowers the Office of the CFO to Take Finance Further with Innovation to Core Fina
OneStream Splash Empowers the Office of the CFO to Take Finance Further with Innovation to Core Fina
OneStream’s annual customer conference unveils a series o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