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资讯

医者仁心,半生奉献 ——于生志 中医世家的传奇人生

2025-02-17 来源:互联网

在草原深处的赤峰市,有这样一位中医大师,他的名字叫做于生志。1952年5月4日,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相传的中医世家,自幼在药香与医书中浸泡长大,承载着家族对中医事业的深厚期望与传承。

1976年,于生志先生从赤峰卫校(现赤峰学院)毕业,正式踏上了中医实践的道路。随后,他进一步深造,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医学视野,更为其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毕业后,于生志先生回到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乡医院,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从1976年2月至1992年3月,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默默耕耘在临床一线,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赞誉。十六年的基层磨砺,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也培养了他对患者深沉的同情心。

1992年3月,于生志先生被任命为喀喇沁旗第二医院院长,这一职位不仅考验了他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考验了他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四年后的1996年4月,他转任楼子店地区医院院长,继续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展现其卓越的领导才能。1999年4月,于生志先生担任赤峰市第二中蒙医院胃病专科主任,专注于中医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与实践,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2002年5月,于生志先生从赤峰市第二中蒙医院退休,但他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并未因此而减退。同年6月,他接手赤峰华龙中蒙医院,担任董事长一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深厚的医学知识注入医院,引领医院走向新的辉煌。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他不仅成功将华龙中蒙医院打造成为当地的医疗标杆,更在2010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兼任北京东方古都中医研究院董事长,为中医的研究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中医学领域,于生志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无数胃脘痛患者带来了福音。1985年,于生志先生在《中国针灸》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穴位切开埋线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的重要论文,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彰显了他在针灸疗法领域的创新思维,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

该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实验设计,系统地观察了穴位切开埋线治疗胃脘痛的疗效。结果表明,这种疗法能够显著缓解胃脘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持久等优点。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针灸疗法的内涵,也为胃脘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于生志先生通过祖传秘方结合元、明、清诸代脾胃大家之长,研究出一套独特的理法方药,有效率达98.3%,特别是治疗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癌前病变方面,打破了该病不能逆转的理论,为该病开避了一条新的康复之路。 论文获得六届中医药大会优秀论文奖,并被《世界中医药杂志》收录。

4.png

于生志先生的这一贡献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1993年度,他凭借在针灸疗法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喀喇沁旗卫生战线二等功。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医术和医德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致力于中医事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好褒奖。

此后,于生志先生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继续深耕于针灸疗法的研究与实践。1999年10月,他的论文《穴位切开埋线法治疗胃脘痛》再次被全国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录用。这篇论文进一步总结了穴位切开埋线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和理论依据,为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于生志先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医人的担当与使命,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于生志先生将继续以他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2000年,对于中医针灸领域而言,是一个充满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于生志先生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上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文章——《穴位导管针埋线法治疗胃脘痛》。该文详细探讨了穴位导管针埋线法在治疗胃脘痛(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常见且难以根治的慢性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与显著疗效。于生志先生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与实践验证,为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彰显了其在消化疾病治疗领域的深厚造诣与创新精神。

同年8月,鉴于于生志先生在中医药领域的杰出贡献与非凡成就,他被授予“中国特色专科名医”及“国际中医药特色专科名医”两项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医术与医德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在国际医疗舞台上卓越地位的有力证明。随后,于12月,于生志先生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与广泛的影响力,被聘请为《中华消化杂志》的特约编委。《中华消化杂志》作为国内消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汇聚了众多顶尖专家学者的智慧与成果。于生志先生的加入,无疑为该期刊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视角,进一步推动了消化学领域内中医与西医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1.jpg

进入2011年,于生志先生在中医药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深耕细作。1月,他被聘任为中医药发展论坛副理事长,这一职务不仅是对他在中医药界领导能力的肯定,更是赋予了他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的重任。同年6月,在于生志先生的不懈努力与深入研究下,其关于“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学术论文在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这篇论文不仅总结了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最新进展与临床经验,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与治疗方案,为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评价。

于生志先生在2011年度荣获“十一五”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这是对其在中医药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2012年4月,他被评为全国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体现了他在健康管理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突出贡献。同年4月,他还有幸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波兰等中欧四国,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中医药文化国际化的一种推广。2013年4月,他所属的北京古都胃病专科被授予胃病专科诊疗示范基地,进一步彰显了其在胃病治疗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2014年8月,被聘为中央机关老干部健康管理顾问团副主席,这一职务再次证明了他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和深厚底蕴。多年来,他曾多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并接受央视 CCTV采访,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知名度,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此外,他曾参加中国中医代表团赴东南亚进行学术交流及义诊活动,这不仅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增进中外医学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国家专利一项以及《珍奇胃雅药》合蒙药《扫不得》制剂号二项,这些都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他在药物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

2025年1月,对于中医世家出身、已在医道上深耕数十载的于生志先生而言,迎来了他医学生涯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 拜入红墙御医胡维勤医师门下,成为其得意门生。

于生志先生的一生,是对中医事业无尽热爱与奉献的写照。他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医者,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无数患者重获健康,中医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如今,虽然岁月已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痕迹,但于生志先生对中医事业的热情依旧不减当年。

09-13 临商银行罗庄支行营业部党支部开展“庆七一 忆初心 学党纪 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临商银行罗庄支行营业部党支部开展“庆七一 忆初心 学党纪 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肖梅雪)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进一步巩固深化 [详细]
10-30 Applestone Solutions 为 OEM 发布全新自动售货软件
Applestone Solutions 为 OEM 发布全新自动售货软件
自动化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及独特功能  Applesto [详细]
10-16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乳腺癌防控新趋势——乳腺健康管理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乳腺癌防控新趋势——乳腺健康管理
每年的十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也称为“粉红丝带月”。为了让 [详细]
10-25 iGPSPORT迹驰全球品牌代言人弗鲁姆与中国骑友相约武汉
iGPSPORT迹驰全球品牌代言人弗鲁姆与中国骑友相约武汉
2024年10月23日,武汉东湖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骑行盛宴——iGPSPO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