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受万,1943年出生于山东牟平,长期在淄博文化部门工作——研究员。其深造于中国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淄博美协顾问、淄博书画院名誉院长。

《精短文言全图》之丐仙

《精短文言全图》之种梨

写意人物画-钟馗祭剑图

写意人物画-姊妹易嫁
于老师是淄博文化界翘楚,是我辈之导师与榜样。我年轻时在淄博,常受您的精神和学养浸濡,您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路标。今匆匆翻阅您的《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著作,东方智慧和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聊斋风情和美术造诣融铸一体,品读之,豁然受益。先生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张宏森
2025-5-8

写意人物画-吉祥仙聚图

写意性工笔画-连年有余

写意性工笔画-观音菩萨

写意人物画-白衣女
于受万先生是一位有学术修养、有创新思路、有社会担当的优秀画家。他的中国画作品,笔墨精良,生动传神;他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深厚的学养,结合社会和人民生活,创作着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中国画和连环画作品,影响巨大。同时他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和热爱中国文化的情结,近几年他以蒲松龄的《聊斋》为研究课题,对这部世界级经典,进行了形象化的再现和升华,创作了大量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亦人亦仙、如梦如幻的500余幅精彩的《聊斋》全图。他编绘的《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图文并茂,深得聊斋精神,在艺术史上意义重大。
于受万先生采撷了西方光色、东方泼彩和雕刻等诸多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于氏工笔画法——写意性工笔画。他的创作深得公众的喜爱和学术界的认可。正逢于受万先生艺术馆开馆之际,以此数语深表祝贺!
——原山东省美协主席 张大石头

月到仲秋

硕果图

卧女图

春色清翠图

古树壮茂兮 硕果累累图

澄江晚浪图

泼彩花鸟画-元亨利贞图

春在枝头已十分
于受万先生的工笔画作品,没有事先的草图,随机应变,随手成趣,他天才的摆平了色彩和笔线的矛盾。
于先生和我基本上是同龄人,对于我们这批老画家来说,于先生是个榜样。他的这种工笔画在造型上,是根据泼墨泼彩出现的光、影、出现的这种生命之光影,他再来构思造型,这是极有艺术难度的,单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这是天才,这是鬼才。于受万先生可以通过这么一个挥洒的色彩,挥洒的光影在宣纸上产生的微妙的效果,加以“迁想妙得”,把它变成了人物,变成了神仙,变成了树,变成了狮子、老虎。这一点,我感觉到没有鬼才是画不出来的、想不出来的。所以于老先生的作品促使我很好的反思,很好的学习,很好的思考自己的画,下一步应该怎么画。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 张杲

写意人物画-老仙醉书图

写意人物画-熟果图

写意人物画-老仙祝寿图
于受万先生的中国画,处理心性的自由跟法度的庄严关系非常好,受万先生内在的那种狂放的、浪漫的心性,跟文化家的控制力的结合非常好。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于受万先生的内心世界年轻,想象力丰富,富有浪漫情怀。这都不是一个老画家具有的,真像是年轻人、年轻人那种内心的丰厚和青春感。
于受万先生非常成功的将中国画的写意与工笔融汇一体,而且服务于一定的主题。他用写意来宣泄内心的激情与浪漫想象,而用工笔来突出、界定主题性,非常难能可贵。
山东有两个人物,可以作为艺术家内心的表率,一个是孔子,孔子是中国典籍文化、庙堂文化的代表,孔子是有规矩、有礼数。另外一个是《聊斋》蒲松龄,蒲松龄是非常想象的,有鬼气的、有仙气的,把人的庄严世界和仙的灵动世界,融汇一起,结合的天衣无缝。这构成了于受万先生内在的文化传统和美术创作背景。他画《孔子周游图》时,又把孔子反其道而行,以往所有画孔子都是庄严的、肃穆的、高深而不可及的,是直线条的、衣服垂下去的。于先生画孔子和弟子都兴高采烈,充满了动态感。孔子和其弟子们以平常人的姿态,其喜怒哀乐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见解和表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山东这块历史文化非常深厚的土地,以孔子的庄严和控制力,以蒲松龄的想象力、鬼气、仙气,鬼斧神工造就了于受万先生,他是一个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于一身的画家。
——著名作家 著名文化学者 肖云儒

写意人物画-醉老仙书福图

写意人物画-蕉阴揽镜图

写意人物画-快乐三友图
